WFU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社會福利


什麼是社會福利?社會福利如何定義?

作為一個學科,屬於社會工作師必須學習的學科,應該怎麼了解福利的脈絡?






福利(welfare)的存在是為了什麼?

依照時間軸排列,有哪些學者在哪些時間點發表過什麼論點?


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

社會工作10901申論

社會工作師考試|社會工作|申論10901


一位身心障礙者長期接受居家照顧服務。因為早年家庭的衝突恩怨而受家人虐待,居家照顧服務員雖然知情,卻沒有通報,只是簡略寫在訪視紀錄中。最近有鄰居看不下去而爆料給地方一名資深記者。該名記者找到負責居家照顧業務的社會工作督導者,詢問他案家的私人資訊(如家人過去的外遇、婆媳衝突等隱私恩怨)。該名記者告訴社會工作督導者,新聞報導的焦點會放在這戶家庭的故事上,好讓社會不注意居家照顧服務員和社會工作督導者的可能過失。請問本案例涉及哪些倫理規範?有何可能的業務過失問題?


#身心障礙權益#居家服務#家庭暴力
#通報義務#個案隱私#倫理規範#業務過失
#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法定通報義務#刑法業務過失
#倫理過失(malpractice)#瀆職(malfeasance)#失職(nonfeasance)


審題


其實看完題目會覺得,這題還沒有太詭異,倫理守則、通報義務、保護性議題、個案隱私等等問題,但是看到最後,會一直聯想到刑法的業務過失,查了一下刑法,但怎麼想都覺得跟過失沒關係,看起來像故意的。

題目的邏輯是:
『社會工作者在執行業務過程因為沒有遵守相關法規、倫理規範可能對個案造成什麼傷害。』

1.所以依據相關規定,在這個案例裡,犯了哪些規定。
2.這裡的業務過失,指的應該是不當實務所造成的傷害,包含社會工作者的疏忽、作為或是不作為可能造成的傷害範圍。基於這個前提,回頭檢視這個案例。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散戶投資正典第二章

風險、報酬與投資組合配置(為何長線股票風險低於債券)

衡量風險與報酬


由於風險隨時間而改變的特色,因此投資人的規劃時間長短對於投資組合配置是個極為關鍵的要素。


風險與資產持有期間


如果持有期超過十七年,則股票的實質報酬從未低於零,這和債券和國庫券很不一樣。表面上看起來,持有股票的風險似乎比債券大,實際狀況卻剛好相反。

想要保留購買力,則最安全的長線投資工具,顯然是由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

投資人會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低估他們的持有期間。無論投資組合中的個別資產如何變化,真正重要的是持有任何股票或債券的時間長短。

長期來說,雖然股票績效明顯優於債券,但也要注意,在一年和兩年的持有期間,股票績效打敗債券或國庫券的機率,大約每五年只有三年。

在短期裡,債券甚至銀行定存報酬率高於股票機率相當大,這也是為什麼投資人抱不住股票的主要原因。


風險的衡量標準


標準差,是投資組合理論和資產配置模型用來衡量風險的標準。

隨著持有期間拉長,平均股票報酬標準差的下降速度幾乎要比固定收益資產快一倍。

理論上看,若資產報酬服從『隨機漫步理論』,則平均年報酬率的標準差應該和持有期間成反比。所謂的隨機漫步是指未來報酬率和過去報酬率完全無關,各自獨立。

不過歷史數據顯示,這種隨機漫步假說並不能用在股票上。股票實際風險的下降速度要比以隨機漫步理論的預估值要快得多。這就是第一章提過的股票報酬平均數復歸現象。

另一方面,固定收益資產報酬標準差的下降速度亦不如隨機漫步理論所預測。這顯示了債券報酬偏離平均數復歸的特性。

也就是說,一但某一資產的報酬率偏離了長線的平均值,則可能會繼續越離越遠,而不是回到正常的水準。

債券報酬偏離平均數復歸現象在極度通膨的環境中尤為顯著。一但通貨膨脹開始加速,整個過程就像滾雪球一樣,債券投資人根本無力彌補他們失去的購買力。


效率前緣曲線(1802-2006)各持有期間風險-報酬消長




投資組合建議


投資人應該在投資組合中持有多少比例股票?除了風險承受度以外,應該在加入持有期間這個維度。

根據兩百年以來股票和債券報酬數據,極端保守型投資人在三十年的投資期間內,應持有近3/4的股票。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配置建議,是從購買力的角度來看,長期持有股票比持有債券來得安全。歷史數據顯示,在同樣三十年的投資期間內,就連保守型投資人都應該持有將近九成的股票。

讀者可能疑惑,投資組合理論從未把持有期間列入考慮,這是因為現代投資組合的立論前提,是股價隨機漫步理論,在這個假設之下,股票與債券的相對風險並不因為持有期間的不同而改變,因此,投資組合不需要考慮資產持有時間的長短。

一直到數據顯示股票報酬率有平均回歸現象後,持有時間長短才成為投資組合理論的重要議題。


結論


長期來看,歷史證明股票的投資風險要小於債券。
紙幣本位制度之下,固定收益不等於固定購買力。
歷史證據顯示,未來持有股票的購買力,比持有債券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