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昂嶽
其實我覺得很認真面對生活的人,通常也會很認真看待保障與財務這兩件事情。但因為生活忙,很多東西要刻意學習也真的很花時間。
一回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來到做任何生活決定或改變都需要勇氣的年紀,感嘆感嘆。
但其實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該做好的規劃也還是要做,不然也只是跟未來的自己過不去。對我是跟我自己說的。
扯遠了,無論保障、消費、財務安排,都是錢的問題。在資本主義的現代社會,人的時間、智力、技術、都是可以交易的, 轉換為勞動成果後,每個人的價格不同,但也因為每個人判斷價值的方式不同,這世界才不會變得如此無趣。
這邊講的價格,其實就是薪水,薪水成長得很慢、支出卻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察覺,很像慢性自殺,如果察覺了,還能即時調整好安排。因為無論在哪種狀況下,只依靠薪資收入,而不累積資產的人,都是非常脆弱的。
這邊指的脆弱,是指承擔不起人生風險:老病死殘。沒錢的老去、重大醫療費、人走留下一堆負債、沒錢請人照顧自己。不是恐嚇人,是真的承擔不起。所以每一分收入與支出,都應該要妥善對待。
我曾經記帳過,記了半天常常半途而廢。而廢的原因有幾個,花了大錢不想記哈哈哈、不知道如何歸類自己的支出項目、一天忘記第二天也忘記然後跟自己說有沒有記哪有什麼差....
所以後來我選擇用比較理性的方式來說服自己不要花亂錢,這樣我就不用記了。
以前曾經看書教過,用編預算的方式來限制花費,這其實也很好,可是預算外的支出實在是太多了,我花在編預算的時間太多會覺得很煩,生活裡要煩的事情已經夠多了,還編預算處理麻煩事,光想就很討厭啊。
所以決定那就把預算項目刪減到最少,少一點物質生活、少一點花費,結果發現,這樣生活還滿快樂的,內心也很寧靜。
少一點無意義花費的方法,就是計算『一個行為背後養成的習慣』造成的一年總花費除以年收入,得出年收入的減損率。比如說:
我一天固定消費一杯咖啡,那一年就是365杯,一杯30元,等於一年花10950元。其實一杯30元真的沒什麼。但有什麼的是這個消費習慣的累積。假如我年收入是100萬,那等於我的年收入的百分之一在每天一杯的咖啡上。
每個人的財務狀況不同,生活的選擇也不一樣,但以我自己來看,我不太想要在咖啡上有一年一萬的支出。有人會說一年一萬還好啊,是啊是還好啊,可是在還沒做儲蓄跟理財以前,損率就是1%,這樣想我就覺得不划算了。
正常人一年也不可能把一年的薪水都存下來吧,通常一年能存個15-20萬的人都已經很了不起了。假如我一年存20萬,大概一年可以有2000-4000的利息不等,還比我買咖啡的錢少,那我把這一萬塊錢拿來做其他事情,會不會更好。
我只用信用卡刷固定保費或者是加油的回饋點數來買外面的咖啡就好,因為有時候自己泡真的很麻煩,這樣我換算一下,如果不太要求豆子的品質,好市多的豆子一包一公斤,可以泡50杯,一年算365杯,我一年要買7包,一包450,一年大概花3200,這樣我的咖啡費用率降到年收入的0.3%,自己手沖出來的咖啡也比外面好喝很多,心情挺好。
只是隨便舉個例子,反正把各項支出,從食衣住行育樂保障儲蓄孝親醫療照顧負債的固定費用列出來,分別除以年收入,就是該項費用的比率,從比率來看,可以很理性不帶情感的檢視自己的花費,有效抵抗這個我好想要的衝動。也可以檢視自己的儲蓄比率跟投資比率,才知道自己的財務狀況問題出在哪裡。
有些人整天追求高報酬,但他生活的費用損失很高,長期下來應該只會精神衰弱,因為生活壓力太大,沒有餘裕。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物質,提升現有物質跟感官的品質,才是快樂的部分來源。
才會更有能力跟籌碼選擇自己想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