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報酬與投資組合配置(為何長線股票風險低於債券)
衡量風險與報酬
由於風險隨時間而改變的特色,因此投資人的規劃時間長短對於投資組合配置是個極為關鍵的要素。
風險與資產持有期間
如果持有期超過十七年,則股票的實質報酬從未低於零,這和債券和國庫券很不一樣。表面上看起來,持有股票的風險似乎比債券大,實際狀況卻剛好相反。
想要保留購買力,則最安全的長線投資工具,顯然是由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
投資人會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低估他們的持有期間。無論投資組合中的個別資產如何變化,真正重要的是持有任何股票或債券的時間長短。
長期來說,雖然股票績效明顯優於債券,但也要注意,在一年和兩年的持有期間,股票績效打敗債券或國庫券的機率,大約每五年只有三年。
在短期裡,債券甚至銀行定存報酬率高於股票機率相當大,這也是為什麼投資人抱不住股票的主要原因。
風險的衡量標準
標準差,是投資組合理論和資產配置模型用來衡量風險的標準。
隨著持有期間拉長,平均股票報酬標準差的下降速度幾乎要比固定收益資產快一倍。
理論上看,若資產報酬服從『隨機漫步理論』,則平均年報酬率的標準差應該和持有期間成反比。所謂的隨機漫步是指未來報酬率和過去報酬率完全無關,各自獨立。
不過歷史數據顯示,這種隨機漫步假說並不能用在股票上。股票實際風險的下降速度要比以隨機漫步理論的預估值要快得多。這就是第一章提過的股票報酬平均數復歸現象。
另一方面,固定收益資產報酬標準差的下降速度亦不如隨機漫步理論所預測。這顯示了債券報酬偏離平均數復歸的特性。
也就是說,一但某一資產的報酬率偏離了長線的平均值,則可能會繼續越離越遠,而不是回到正常的水準。
債券報酬偏離平均數復歸現象在極度通膨的環境中尤為顯著。一但通貨膨脹開始加速,整個過程就像滾雪球一樣,債券投資人根本無力彌補他們失去的購買力。
效率前緣曲線(1802-2006)各持有期間風險-報酬消長
投資組合建議
投資人應該在投資組合中持有多少比例股票?除了風險承受度以外,應該在加入持有期間這個維度。
根據兩百年以來股票和債券報酬數據,極端保守型投資人在三十年的投資期間內,應持有近3/4的股票。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配置建議,是從購買力的角度來看,長期持有股票比持有債券來得安全。歷史數據顯示,在同樣三十年的投資期間內,就連保守型投資人都應該持有將近九成的股票。
讀者可能疑惑,投資組合理論從未把持有期間列入考慮,這是因為現代投資組合的立論前提,是股價隨機漫步理論,在這個假設之下,股票與債券的相對風險並不因為持有期間的不同而改變,因此,投資組合不需要考慮資產持有時間的長短。
一直到數據顯示股票報酬率有平均回歸現象後,持有時間長短才成為投資組合理論的重要議題。
結論
長期來看,歷史證明股票的投資風險要小於債券。
紙幣本位制度之下,固定收益不等於固定購買力。
歷史證據顯示,未來持有股票的購買力,比持有債券還高。